高油脂澱粉質食物同樣容易引發痛風

食炒飯都會導致痛風發作,嚴重起來或會無法走路?營養師李婉萍指,發作時除了魚蝦等海鮮,高油脂澱粉質食物同樣容易引發痛風。當痛不欲生時,有4招可以「急救」紓緩。痛風亦並非「無啖好食」,她推介一日三餐餐單給外食族及在家煮飯人士,以及3大安全食材。

Getty示意圖

痛風發作3大安全食材 食炒飯要小心

痛風發作要戒口的食物很多,營養師李婉萍在其Facebook專頁發文指,有3類食材適合痛風患者在發作時期進食,不過要特別小心澱粉質食物,例如炒飯。

痛風發作時期 3大安全食材

1.低脂蛋白質+低油烹調

像蛋和牛奶就是很安全的食材

2. 鹼性食材

選鈣/鉀/鎂含量高的食材例如海帶芽、紫菜、綠色蔬菜(菠菜、番薯葉、通菜)

3.澱粉

特別提醒高油澱粉就不建議,例如炒飯、燴麵、水煎包等

痛風發作一日三餐減痛餐單:外食族+在家煮食

營養師李婉萍推介2款適合痛風發作患者的餐單,是適合外食族發及在家煮食人士的一日三餐餐單,早餐、午餐及晚餐例子如下:

痛風發作時,2款減痛餐單

1.外面吃全日餐單

早餐

番薯+茶葉蛋+無糖咖啡

午餐

飯+蒸魚/烤魚+菠菜/蒿苣

晚餐

榨菜肉絲麵+海帶結

2.自己煮全日餐單

早餐:多士+果醬+牛奶

午餐:椰菜排骨粥

晚餐:飯+紅蘿蔔紅燒雞+海帶芽蛋花湯

痛風發作病不欲生 紓緩痛風4大方法

營養師李婉萍在其Facebook專頁發文指,痛風患者發作起來痛不欲生時,可用以下4個方法舒緩:

1.冰敷:適用輕症時,可用毛巾包著冰塊敷在患處。

2.多喝水:一天最少要喝8大杯水,幫助尿酸排出體外

3.減少活動量:多休息能幫助緩解急性疼痛期。

4.趕快看醫生服藥

設計圖片

延伸閱讀:6招預防痛風

營養師陳怡婷曾於其Facebook專頁上表示,一旦嘌呤代謝異常,便會導致高尿酸血症,而高濃度的尿酸容易累積在關節、腳趾、手指等形成痛風結石,造成發炎反應產生腫脹、疼痛。她又教6招預防痛風:

6招預防痛風

營養師陳怡婷教6招預防痛風:

1.補充足夠水分

補充足夠的水分能預防痛風發作及減少尿酸結石。

2.維持標準體重

肥胖應慢慢減重,「快速減重」會造成體內組織分解產生嘌呤,有引起急性痛風發作的風險。

3.避免飲酒

酒精會在體內代謝成乳酸,加速尿酸的形成,並與尿酸競爭代謝途徑,尤其是啤酒最容易導致痛風發作。

4.減少高嘌呤食物

蛋白質類:內臟、海鮮(海參、海蜇皮除外)、肉類應適量。

蔬菜類:曬乾的乾香菇、乾紫菜應適量。

5.避免含果糖飲料

果糖會抑制人體的尿酸代謝,減少手搖飲、碳水飲料、果汁,以新鮮水果取代果汁。

6.減少高油食物

高脂肪食物會抑制尿酸排泄,應減少油炸、肥肉、動物皮等高油食物。

Getty示意圖

同場加映:痛風患者能否食用黃豆製品?

痛風患者能否食用黃豆製品?

有關痛風飲食習慣,最常被問到的就是「黃豆、豆漿可以吃嗎?」營養師陳怡婷引述台灣學者研究,指出豆製品並非誘發高尿酸、痛風的主因:

根據台灣學者的分析,約60%的人痛風發作前有喝啤酒。約18%有吃海鮮。約14%有吃內臟類食物。豆製品幾乎不是誘發痛風發作的原因。

有外研究曾追47150名40至75歲的男性長達12年,結果顯示攝取較多肉類及海鮮的人,有較高患
上痛風的風險。但吃植物性食物(黄豆、菇類等)並不會提高相關風險。

這表明,豆製品並非誘發高尿酸、痛風的主因,痛風患者可適量攝取豆製品。

同場加映:32款高嘌呤食物

1.肉類

2.內臟

3.馬鮫魚

4.白鯧

5.鰱魚

6.虱目魚

7. 吳郭魚

8.皮刀魚

9.竹莢魚

10.牙帶魚

11.烏頭

12.鰻仔

13.鯊魚

14.小魚乾

15.沙甸魚

16.大地魚乾

17.象拔蚌

18.蛤蜊

19.扇貝

20.海鰻

21.生蠔

22.蘆筍

23.乾豆類

24.蘑菇

25.金針菇

26.木耳

27.豆芽

28.火鍋湯底

29.長時間熬煮的肉湯

30.牛肉汁

31.雞精

32.啤酒

網上圖片

Powered by the Echo RSS Plugin by CodeRevol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