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駐華大使日前分享赴美中國留學生數據聲稱「真誠歡迎」。koma,內媒綜合資料調查指出愈來愈多中國學生遭受不公平待遇赴美留學平添變數甚至「有效的美國簽證並不能阻止這些中國研究生被驅逐出境」

持有效簽證仍然被驅逐出境

美國駐華大使伯恩斯在社交媒體X上發文稱美國2023年向中國學生學者及其家屬簽發了10.5萬份簽證,99.9%的持簽證中國學生在進入美國時沒有碰到任何問題目前總共有超過29.2萬名中國學生在美國各地的大專院校學習結論係美國「真誠歡迎」中國留學生這些數據看似樂觀卻未能全面反映眾多學子的實際體驗

去年5月,26歲的徐健(化名)在美國得州獲得數據挖掘和數學研究生學位後就去墨西哥度假了然而在返回美國時他被帶到達拉斯-沃斯堡國際機場的一間「小黑屋」裡接受有關學業的盤問

據美媒報道當這名中國留學生提到他對機器學習這一人工智能技術領域感興趣後他注意到美方盤查人員的語氣和態度發生了變化徐健的電腦和手機都被搜查了此時還持有學生簽證並正在等待H1B工作簽證的徐健被告知他的簽證被取消了將無法再進入美國

徐健並非唯一一個持有效證件但仍被美國無理驅逐的中國學生《華盛頓郵報》今年3月的一篇報道稱,6名中國學生和兩名訪問學者在接受該媒體採訪時都表示他們在抵達美國後被盤問有關其研究家庭以及與中國政府的可能聯繫之後兩人的簽證被取消並被立即遣返回國

中國駐美大使館發言人表示據不完全統計,2021年7月至今年4月8日遭美方無端滋擾盤查遣返的中國公民近300人其中持有合法有效材料的留學生超過70人。2023年11月以來僅在華盛頓杜勒斯機場就發生了10起中國留學人員入境時受滋擾盤查並被註銷簽證遣返事件美國國務院則稱近年來在美國海關被拘留並被禁止入境的中國學生人數保持穩定在抵達美國的中國學生中所佔比例不到0.1%美國國務院和國土安全部拒絕提供與其他國家相比的數據
《科學》雜誌網站指出近期有多名中國博士生在返美途中被無緣由地禁止入境導致學術生涯面臨中斷耶魯大學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等頂尖學府的中國學者也不例外報道直言「有效的美國簽證並不能阻止這些中國研究生被驅逐出境機場接連發生的事件對赴美尋求科學博士學位的人產生了『寒蟬效應』」

一名曾在美國留學的人士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有的學生暑假回國後被拒簽就無法再次前往美國只能去其他國家繼續完成學業早前有一名學生亦在社交媒體記錄了她2023年12月在華盛頓杜勒斯國際機場經受的50個小時折磨包括8小時的審訊和被邊境執法人員搜身、12小時的單獨監禁等這名學生最後購買了一張3700美元的單程機票回北京

這些或許只是「冰山一角」一些被美國拒絕入境的中國學生沒有接受媒體採訪因為擔心這可能會危及他們入境美國的機會

前所未有的門檻產生「寒蟬效應」

美國的做法讓許多中國學生開始思考為了獲得美國學位付出的代價到底是否值得?

《紐約時報》2023年11月報道稱根據美國國務院的調查過去3年在美國的中國留學生人數已有所下降崑山杜克大學前常務副校長西蒙接受美媒訪問時曾經指出「學生交流的減少對(美中)兩國之間未來的相互了解尤其有害。」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遭受無端滋擾盤查的中國赴美留學生都持有有效簽證而因為特朗普政府時期簽署的第10043號總統令很多中國學生在申請時就遭到美國拒簽該總統令以國家安全為名暫停和限制所謂與中國「軍民融合發展戰略機構」有關聯的中國公民通過F或J簽證進入美國進行研究生以上學位學習或從事科研

儘管美國官方聲稱涉及中國學生的入境阻撓比例微乎其微但在特定專業領域尤其是高科技和敏感學科中國學生正面臨前所未有的門檻第10043號總統令成為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三年內超過5000名中國學生學者因此被拒簽或遣返

美國《福布斯》雜誌網站進一步指出拒簽或遣返的數字明顯低估了該總統令造成的影響因為那些預計會被拒簽的學生和研究人員從一開始就不太可能申請簽證

《環球時報》記者以留學生身份向多家留學機構進行咨詢時了解到如果畢業於美國所列「黑名單」中的某些特定院校的特定專業如量子計算大數據半導體、5G先進核能技術航空技術人工智能等這些學生都被建議不申請美國院校因為即便最終被美國學校錄取在申請簽證時被拒絕的可能性也很大

英國《衛報》報道稱除了理工科專業美方審查的專業甚至已經擴大到醫學報道引述一位研究使用人工智能模擬疫苗影響的中國科學家的說法稱他從波士頓洛根國際機場入境美國時被遣返他此行是為了在哈佛大學醫學院擔任博士後研究員這名科學家在小紅書上回憶了自己被盤查的情況表示「從未想過會受到這樣的羞辱」當時他被問及在中國的碩士學習情況以及是否能保證在中國的老師沒有將他的研究傳遞給軍方

美國一家移民律師事務所的律師伯傑表示雖然受第10043號總統影響的中國學生人數相對較少但是這確實產生了「寒蟬效應」在申請美國簽證方面中國學生以及研究人員正在被「勸退」

美國業界教育與創新的雙輸局面

根據《2023年門戶開放報告》美國在2022-2023學年共有105.7萬名留學生中國和印度是美國國際留學生的兩大來源國來自這兩個國家的留學生佔美國國際學生總數的52%。2023中國仍然是在美留學生第一大生源地有大約29萬名學生在美學習但這一數字比2019年的37萬減少了20%以上

對於選擇來美國就讀的中國留學生數量減少的趨勢教育界與商界的憂慮聲音日益增強擔心美國的舉動不僅阻礙了人才流動還可能自損在科技領導力上的優勢前谷歌CEO埃里克·施密特警告排斥中國研究人員將削弱美國的人工智能領域領先地位

美國國會亞太裔委員會主席加州民主黨聯邦眾議員趙美心指出減少中國留學生意味著美國失去這些人帶來的創新和經濟生產力學校也會失去他們交的學費這一經濟來源美國國家政策基金會的一項分析發現每1000名博士被美國大學拒之門外就會給美國經濟造成約2100億美元的損失即大學在10年內產生的專利預期價值以及近10億美元的學費損失

來自夏威夷州的民主黨聯邦參議員廣野慶子表示美國不應將歧視制度化「在反亞裔仇恨和暴力在全美範圍內仍然猖獗之際我們必須盡一切努力防止這種基於種族主義和仇外心理的事情再次發生」

專家長遠影響中美人文交流

雖然美國駐華大使伯恩斯聲稱,99.9%持簽證的中國學生在進入美國時都沒有碰到任何問題但有學者直指通過強調0.1%這個看起來很小的比例淡化了問題的嚴重性如果將這個百分比轉化為具體人數那麼問題就很突出

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問題專家呂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自2018年以來美國對一些研究領域的中國學生以及研究人員採取嚴格的限制措施這種政策不利於促進雙方的學術交流和相互理解這些行為雖然短期內影響可能不是非常顯著但從長遠來看會對中美之間的人文交流產生較大負面影響同時這也會影響中國對美國的客觀研究最終對美國自身也是有害的

呂祥認為只有增進中美兩國之間的人文交流才能在彼此間建立正確的認知從而確保兩國之間能建立起信任關係

外交學院國際關係研究所教授李海東亦強調人文交流是促進中美兩國民心相通的重要手段能使兩國能夠更加客觀平衡和較深入地看待雙方的文化政治制度以及意識形態差異形成相互尊重的基礎沒有理由不加強這個紐帶

與此同時留學生是中美兩國最有朝氣和活力的群體之一留學生之間的交往對於塑造穩定和具有建設性的中美關係是不可或缺的李海東呼籲美方遵守承諾落實中美元首關於加強和便利兩國人文交流的共識

Zoyendetsedwa ndi Pulojekiti ya Echo RSS by CodeRevolution.